Borland C/C++的反击
火线全开
Borland除了在开发工具市场和Microsoft热战之外,其时和Microsoft ,Lotus鼎足而立的Borland看到Microsoft和Lotus正在电子表格工具以及文书处理工具大战之暇,不思好好的集中资源开发新的开发工具和数据库工具(下一节会详说),也不甘寂莫的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入这个惨烈的市场。也许是当是Borland太有钱了,或是Philippe Kahn脑袋有问题,居然决定进入这个Borland陌生的市场,更何况在Borland投入时Lotus已现败象,市场已经慢慢的被Microsoft所一步一步的掌握了。
Borland进入Office市场的第一个产品便是著名的Quattro Pro这个电子表格,虽然Quattro Pro是一个不错的产品,而且当时由Borland C/C++编译器所开发的Quattro Pro在执行效率上几乎是最好的,但是Borland没有想到使用电子表格的使用者是一般的办公室人员,这些人注重的是方便性和功能性,而不是最重视执行速度,这和开发人员是不一样的。Borland以开发者的心态来开发电子表格工具基本上是走错了方向。因此我记得在那段时间中,杂志评比Microsoft的Excel,Lotus的1-2-3和Borland的Quattro Pro时,在功能方面领先的都是Excel和Lotus,在执行效率方面领先的则是Excel和Quattro Pro。到了电子表格热战的未期1-2-3甚至比不上Quattro Pro,因此Lotus败走电子表格市场已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了。
不过Borland虽然赢了1-2-3,但是和Excel仍然有一大段的距离,Microsoft一统电子表格江山之势已不可摇,因此最后Borland在损失了大量的资源之后,Quattro Pro只能卖给Novell。除了Quattro Pro之外,Borland也投入了很多的资源秘密的开发一个代号称为Spring的文书处理程序准备和Microsoft的Word以及WordPerfect竞争,这可能是许多人不知道的。但是这个产品最后仍然无法问市而胎死腹中,在文书处理市场方面Borland不但浪费了时间,更虚掷了大量的资源。Philippe Kahn在Office产品方面消耗了Borland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却落得铩羽而归,更连累了开发工具市场以及最有可能成功的数据库产品市场。
另外一个和Borland无关的故事是关于Excel如何兴起的。话说当Lotus 1-2-3最盛的时期,Microsoft一直计觊觎这个市场,但是苦于无法开发一个能够和1-2-3相竞争的产品。有一次Lotus 1-2-3举办了一个Lotus 1-2-3的技术研讨会,由当时Lotus 1-2-3的首席工程师主讲。在Microsoft知道了这个技术研讨会之后,立刻派出了最好的程序设计师,在现场询问Lotus是如何开发1-2-3的并且也趁机询问这位首席工程师如何克服1-2-3在许多技术方面的难点,而这些困难处正是 Microsoft 的工程师无法克服的。
当时在现场中Lotus的这位首席工程师虽然知道这些人是Microsoft派来的,而且询问的问题正是1-2-3许多关键的技术点。但是这位首席工程师凭借着多年开发经验,并且认为Microsoft不可能在短期之内追上1-2-3,因此就没有多做保留的回答了许多重要的问题。没有想Microsoft的这些程序员也是非常聪明的的人,在一经指点之后,立刻畅然全通,在短短的1,2个版本之后不但马上追上了1-2-3,在许多功能方面更是青出于蓝,1-2-3便逐渐失去优势了。我想这位1-2-3的首席工程师一定很后悔当时回答了关键的技术问题吧。
结论 : 千万不要小看Microsoft,他是非常精于模仿的,也永远不要小看你的对手。
Borland进入Office市场的第一个产品便是著名的Quattro Pro这个电子表格,虽然Quattro Pro是一个不错的产品,而且当时由Borland C/C++编译器所开发的Quattro Pro在执行效率上几乎是最好的,但是Borland没有想到使用电子表格的使用者是一般的办公室人员,这些人注重的是方便性和功能性,而不是最重视执行速度,这和开发人员是不一样的。Borland以开发者的心态来开发电子表格工具基本上是走错了方向。因此我记得在那段时间中,杂志评比Microsoft的Excel,Lotus的1-2-3和Borland的Quattro Pro时,在功能方面领先的都是Excel和Lotus,在执行效率方面领先的则是Excel和Quattro Pro。到了电子表格热战的未期1-2-3甚至比不上Quattro Pro,因此Lotus败走电子表格市场已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了。
不过Borland虽然赢了1-2-3,但是和Excel仍然有一大段的距离,Microsoft一统电子表格江山之势已不可摇,因此最后Borland在损失了大量的资源之后,Quattro Pro只能卖给Novell。除了Quattro Pro之外,Borland也投入了很多的资源秘密的开发一个代号称为Spring的文书处理程序准备和Microsoft的Word以及WordPerfect竞争,这可能是许多人不知道的。但是这个产品最后仍然无法问市而胎死腹中,在文书处理市场方面Borland不但浪费了时间,更虚掷了大量的资源。Philippe Kahn在Office产品方面消耗了Borland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却落得铩羽而归,更连累了开发工具市场以及最有可能成功的数据库产品市场。
另外一个和Borland无关的故事是关于Excel如何兴起的。话说当Lotus 1-2-3最盛的时期,Microsoft一直计觊觎这个市场,但是苦于无法开发一个能够和1-2-3相竞争的产品。有一次Lotus 1-2-3举办了一个Lotus 1-2-3的技术研讨会,由当时Lotus 1-2-3的首席工程师主讲。在Microsoft知道了这个技术研讨会之后,立刻派出了最好的程序设计师,在现场询问Lotus是如何开发1-2-3的并且也趁机询问这位首席工程师如何克服1-2-3在许多技术方面的难点,而这些困难处正是 Microsoft 的工程师无法克服的。
当时在现场中Lotus的这位首席工程师虽然知道这些人是Microsoft派来的,而且询问的问题正是1-2-3许多关键的技术点。但是这位首席工程师凭借着多年开发经验,并且认为Microsoft不可能在短期之内追上1-2-3,因此就没有多做保留的回答了许多重要的问题。没有想Microsoft的这些程序员也是非常聪明的的人,在一经指点之后,立刻畅然全通,在短短的1,2个版本之后不但马上追上了1-2-3,在许多功能方面更是青出于蓝,1-2-3便逐渐失去优势了。我想这位1-2-3的首席工程师一定很后悔当时回答了关键的技术问题吧。
结论 : 千万不要小看Microsoft,他是非常精于模仿的,也永远不要小看你的对手。
数据库市场的失误
当Borland全盛的时期,事实上也是发展数据库产品最好的机会。因为在当时Borland手握DOS最畅销的Paradox,又并购了Ashton-Tate而拥有世界大部份dBase的市场,后来又从 Digital 取得了真正的 RDBMS-InterBase,可以说是全世界数据库实力最雄厚的厂商。当时的 Oracle 和 Borland 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而 Sybase 更不知道在那里。如果当时 Borland 能够好好的掌握这个机会,并且极力发展数据库产品的话,那么现在Borland 就算不是世界第一的软件公司,也将是世界第二的软件厂商。
可惜 Philippe Kahn 并没有看到这个在年代80未到90年代成长最快速的产品。说句笑话的是,如果当时Philippe Kahn的死对头Bill Gates早一点对 Philippe Kahn 说出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Tip』的话,那么 Borland 就可能是现在的 Oracle 了。
说到数据库市场就不得不对 Microsoft 的眼光佩服,也可以看到Microsoft行销能力的强悍。当Microsoft以FoxPro For Window强占了开发者的数据库市场之后,又看到了一般使用者也需要使用简易好用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因此发展出了Access。但是当时在这种市场中,Paradox占有开发者的数据库大部份的江山,而一般使用者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市场则由Lotus的Approach拔得先机。Microsoft为了扳回劣势,我还记得在当时Visual Basic 3的软件包中Microsoft附了一张优待卷,只要800新台币就可以买一套Access。这简直就是流血大拍卖,目标很明显,就是当时在市场中卖1万多元的Lotus Approach。果然,Microsoft此招一出,Approach便在市场被Access打得落花流水,很快的便失去了市场,也很快的退出了市场。从此一般使用者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市场便逐渐由Access所取代。
但是Borland并没有警觉到Access会继续的往开发者市场进功,因此仍然没有加紧在Paradox产品上开发,Borland总觉得以Paradox在市场的地位是无法轻易憾动的,而且Access的目标市场也不是Paradox的市场。但是Borland忘记了Microsoft非常散擅长模仿,因此在随后的Access版本中,Microsoft不断的为Access加入可程序设计的功能,因此也逐渐的吸引了一些Paradox入门使用者的市场,再加入FoxPro For Window又持续的强功开发者数据库市场,Paradox终于在背腹受敌之下也逐渐的败下阵来。虽然在未期Philippe Kahn已经对Paradox投下重兵,希望能够挽回Paradox的劣势,奈何时不我予,Paradox在奋斗了Paradox 6和Paradox 7的2个版本之后,终究难逃失败的命运。
当时我看到Microsoft如何打击竞争对手时,我就和朋友开玩笑的说。Microsoft有天下无敌的3绝招,那就是『打不过你就模仿你(这让我想起电影秘密客(Mimic) ),再打不过就和你比流血,看谁流得久(这让我想起吸血鬼),最后如果再不行的话,那就挖光你的人(这让我想起电影 Other People's Money)』。Lotus就在Microsoft的前2个绝招下到地不起,而Borland还算是功力深厚的了,连中了3绝招,虽然不像Lotus和许多其它公司一样从此Bye-Bye,但也是受伤极重的了。
可惜 Philippe Kahn 并没有看到这个在年代80未到90年代成长最快速的产品。说句笑话的是,如果当时Philippe Kahn的死对头Bill Gates早一点对 Philippe Kahn 说出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Tip』的话,那么 Borland 就可能是现在的 Oracle 了。
说到数据库市场就不得不对 Microsoft 的眼光佩服,也可以看到Microsoft行销能力的强悍。当Microsoft以FoxPro For Window强占了开发者的数据库市场之后,又看到了一般使用者也需要使用简易好用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因此发展出了Access。但是当时在这种市场中,Paradox占有开发者的数据库大部份的江山,而一般使用者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市场则由Lotus的Approach拔得先机。Microsoft为了扳回劣势,我还记得在当时Visual Basic 3的软件包中Microsoft附了一张优待卷,只要800新台币就可以买一套Access。这简直就是流血大拍卖,目标很明显,就是当时在市场中卖1万多元的Lotus Approach。果然,Microsoft此招一出,Approach便在市场被Access打得落花流水,很快的便失去了市场,也很快的退出了市场。从此一般使用者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市场便逐渐由Access所取代。
但是Borland并没有警觉到Access会继续的往开发者市场进功,因此仍然没有加紧在Paradox产品上开发,Borland总觉得以Paradox在市场的地位是无法轻易憾动的,而且Access的目标市场也不是Paradox的市场。但是Borland忘记了Microsoft非常散擅长模仿,因此在随后的Access版本中,Microsoft不断的为Access加入可程序设计的功能,因此也逐渐的吸引了一些Paradox入门使用者的市场,再加入FoxPro For Window又持续的强功开发者数据库市场,Paradox终于在背腹受敌之下也逐渐的败下阵来。虽然在未期Philippe Kahn已经对Paradox投下重兵,希望能够挽回Paradox的劣势,奈何时不我予,Paradox在奋斗了Paradox 6和Paradox 7的2个版本之后,终究难逃失败的命运。
当时我看到Microsoft如何打击竞争对手时,我就和朋友开玩笑的说。Microsoft有天下无敌的3绝招,那就是『打不过你就模仿你(这让我想起电影秘密客(Mimic) ),再打不过就和你比流血,看谁流得久(这让我想起吸血鬼),最后如果再不行的话,那就挖光你的人(这让我想起电影 Other People's Money)』。Lotus就在Microsoft的前2个绝招下到地不起,而Borland还算是功力深厚的了,连中了3绝招,虽然不像Lotus和许多其它公司一样从此Bye-Bye,但也是受伤极重的了。
ODBC和IDAPI之争
当Microsoft在逐渐的击败他的竞争对手,并且拥有了大部份PC数据库市场之后,便慢慢的了解到掌握标准的重要性。此外Microsoft为了统一各应用程序之间不同资料的存取,因此开始制定存取资料的统一标准-ODBC。
Microsoft更大的目的是为了准备和瞄准下一场的大战,那就是PC上的RDBMS产品。
当然,Microsoft要一统资料存取的江山,Borland不同意,其时一心想从Microsoft扳回一城的IBM也不同意,而Novell更是害怕,因为Novell怕Microsoft成功之后,Netware会消失得更快。于是IBM,Novell和Borland以及一些其它的小厂便聚集在一起,决定也制定一套存取资料的标准接口来和Microsoft对抗,这个制定的资料存取标准便是IDAPI。此时也正式揭开了ODBC和IDAPI竞争的序幕。
不过IBM,Novell和Borland的结合很快的就证明是失败的,因为就像稍后说明的一样,IBM在PC软件上的发展一直是三心二意,反反复覆,因此当IDAPI 1.0的规格出来之后,IBM这位老兄又失去了和Microsoft对抗的兴趣,于是就退出了IDAPI联盟。至于Novell就更不用说了,Novell对于和Microsoft一象是『说说可以,真打不行』,一定要找到一群厂商才敢和Microsoft对抗。Novell在眼看IBM推出之后,也马上不战而降,很快的就也退出IDAPI联盟,这个现象和稍后Novell对于和Borland秘密合作的Appware/AppBuilder计划如出一辙,都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在两个主力临阵脱逃之后,Philippe Kahn仍然不畏惧Microsoft的竞争,还是以IDAPI 1.0的规格实作资料存取引擎,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BDE/IDAPI和SQL Links的前身。当时IDAPI 1.0的功能规格比ODBC 1.0好得多了,我记得Delphi 1.0使用的BDE/IDAPI和SQL Links驱动程序也比当时慢得像乌龟的ODBC快上太多了。只可惜在IBM和Novell退出之后,其它的小厂也是一轰而散。因此Borland只能靠自己独自和Microsoft对抗。Borland能够以少量的资源一直对抗到Delphi 3的BDE/IDAPI才逐渐的被ODBC追过,也算是非战之罪了。怪也只能怪Borland意志不坚的盟友。当然由于IBM和Novell的行事做风是如此,在稍后许多能够和Microsoft一较长短的机会也因为如此而消逝,最后自食恶果,逐渐失去了PC的软件市场,再也无力和Microsoft抗衡了。
现在呢Borland似乎记取了当时的错误, 正努力的在Linux上定义标准资料存取接口dbExpress, 我希望也祝福Borland能够成功.
Microsoft更大的目的是为了准备和瞄准下一场的大战,那就是PC上的RDBMS产品。
当然,Microsoft要一统资料存取的江山,Borland不同意,其时一心想从Microsoft扳回一城的IBM也不同意,而Novell更是害怕,因为Novell怕Microsoft成功之后,Netware会消失得更快。于是IBM,Novell和Borland以及一些其它的小厂便聚集在一起,决定也制定一套存取资料的标准接口来和Microsoft对抗,这个制定的资料存取标准便是IDAPI。此时也正式揭开了ODBC和IDAPI竞争的序幕。
不过IBM,Novell和Borland的结合很快的就证明是失败的,因为就像稍后说明的一样,IBM在PC软件上的发展一直是三心二意,反反复覆,因此当IDAPI 1.0的规格出来之后,IBM这位老兄又失去了和Microsoft对抗的兴趣,于是就退出了IDAPI联盟。至于Novell就更不用说了,Novell对于和Microsoft一象是『说说可以,真打不行』,一定要找到一群厂商才敢和Microsoft对抗。Novell在眼看IBM推出之后,也马上不战而降,很快的就也退出IDAPI联盟,这个现象和稍后Novell对于和Borland秘密合作的Appware/AppBuilder计划如出一辙,都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在两个主力临阵脱逃之后,Philippe Kahn仍然不畏惧Microsoft的竞争,还是以IDAPI 1.0的规格实作资料存取引擎,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BDE/IDAPI和SQL Links的前身。当时IDAPI 1.0的功能规格比ODBC 1.0好得多了,我记得Delphi 1.0使用的BDE/IDAPI和SQL Links驱动程序也比当时慢得像乌龟的ODBC快上太多了。只可惜在IBM和Novell退出之后,其它的小厂也是一轰而散。因此Borland只能靠自己独自和Microsoft对抗。Borland能够以少量的资源一直对抗到Delphi 3的BDE/IDAPI才逐渐的被ODBC追过,也算是非战之罪了。怪也只能怪Borland意志不坚的盟友。当然由于IBM和Novell的行事做风是如此,在稍后许多能够和Microsoft一较长短的机会也因为如此而消逝,最后自食恶果,逐渐失去了PC的软件市场,再也无力和Microsoft抗衡了。
现在呢Borland似乎记取了当时的错误, 正努力的在Linux上定义标准资料存取接口dbExpress, 我希望也祝福Borland能够成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