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股市急跌楼市横盘外贸死 外资驰援信贷托市大会开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的就是911事件。正是因为这个事件中美两国真正的绑定在了一起。由于911事件后美国忙于全球反恐,而美国制造业已经衰落,这就需要一个制造业大国给他提供廉价的后勤物资支援,于是乎中国承担了这个角色。2001年9月美国爆发911事件,2001 年12月中国便如愿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也正是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泡沫经济进入了起步阶段。源源不断的外部需求如洪水一样袭来,贸易顺差节节攀升。我们知道中国的强制结汇制度实际上就是人民币发行的基础,于是以美元为背书的人民币疯狂的进入了流通领域。廉价的中国货迅速的对本已经形同朽木的美国制造业起到了摧枯拉朽的作用,由于战争的缘故,美国乐于从中国进口,尤其是格林斯潘将利息降低到了历史性低点后,美元迅速的泛滥全球。在美国国内房子价格迅速拉升,房地产炒作的疯狂仅仅从其眼花缭乱的金融工具支持上就可见一般。在美国人们普遍的采用零首付的方式获得房产,不仅零首付而且随着房子的增值,增值部分可以抵押给银行获得新的贷款用于偿还月供,发行房贷的银行担心系统性风险,便向保险公司购买用于保证购房者能够按期支付月供的商业保险,保险公司为了分散风险,便将保险打包出售给资产公司,资产公司给这些保险合同打扮一番,并给予相应的信用评级,便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卖个好的价格。再加上一系列金融杠杆,以及保险再保险措施。美国人人都可以买房,而不用担心风险。因为风险已经成功的转嫁到了市场。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有人兴奋的赞美道,“从此不管穷人,富人都可以购买到房产,而不用担心风险”。
在一系列金融创新的支撑下,美国房地产迅速的飙升,当然CPI指数也攀上了高位。以稳定物价为己任的美联储紧急启动了加息程序,在2004年到2006年的两年时间里,美国基准利息便又从1%提升到了5%的高度,这一转变,直接的后果就是刺破了美国人的房地产美梦。终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了。一旦陷入价格降低的逆循坏,流动性便迅速的消失了。为了给市场提供充沛的流动性,美国开始了两次量化宽松。两次宽松的结果都导致了美元指数的大幅下滑,持有美元的国家遭受了重大的损失。美元的持续低迷,甚至连美国的盟友沙特阿拉伯都准备拒绝接受以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伊朗甚至提出了要建立一个油元来代替美元。加之随着不断的量化宽松,市场预期已经减弱,高额的流动性沉淀在银行而拒绝流入市场,这就需要既要宽松又要适当提高美元的汇率。所以长债换短债的扭曲操纵粉末登场了。这就好比,购房者用20年期的还款周期的新贷款替换原来10年的还款周期的旧贷款一样,在不增加货币总量的前提下,给市场留下了充足的资金。扭曲操作一旦启动,美元指数便迅速跳升,大宗资产纷纷跳水。相当于美联储向世界发出了结束数量宽松的信号,躲藏在世界各国角落里的美元纷纷回流,直接的导致了希腊债务危机的全面爆发,舆论一片哗然,围绕着希腊是留是去展开了大讨论。德国的态度是可以救助希腊,但是前提必须是由德国来牵头,组建类似于欧洲财政部的机构,进行严肃的财政预算。这就相当于是为欧洲联盟迈进了一步,法国当然不干,英国则建议废除欧元,恢复使用个盟国以前的货币。在这个危机的时刻,中国毅然出手了,入市大肆购买欧盟债券,将欧元拉了起来。欧元起来了也就是美元下跌了,美元下跌了,大宗产品的价格就重拾升势,这实际上也就支撑了中国的泡沫不被过早的挤破。中国再一次的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当然也是为了拯救自己。
扭曲操作从根本上扭转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的大规模宽松。由于各国在2008年以来选择了去杠杠化的调整,经济已经先后触底,而中国逆势而动,不仅没有触及,而且泡沫比2008年更胜一筹。一般来说,经济衰退,谁最先调整,调整的越彻底,复苏就来的越快。美国之所以进入扭曲操作,一个重要的信心在于美国经济企稳,就业数据大大好转。欧洲此刻也进入了去杠杆化的高潮,复苏在即。只有中国仍然飞在天上。所以当扭曲操作开始的时候,资金开始从中国撤离。作为一个合作的投资者应当明白,泡沫越大,破灭的越晚其毁灭性越强。欧债和次贷危机的教训近在眼前。
所以时间停留在了2011年10月,中国楼市停止上涨,股市掉头向下,一个月时间便从2500点掉到了2100点。外贸更是出现了罕见的连续逆差。外贸逆差的出现意味着印钞机的失灵,同时由于房地产的持续低迷,信贷杠杆也运转不动了,甚至有出现逆向去杠杆的倾向。为了挺住泡沫,维持稳定局面,逆回购便历史性取代了外贸顺差,成为央行新的货币投放形式。所谓的正回购、逆回购比外贸顺差为基础的投放货币形式更为恶劣。外贸顺差无论怎么讲,总还是有外汇这个抵押物存在的,而正逆回购则完全是凭空投放货币,尺度完全由央行把握,跟市场无关。站在后来者的角度看,正是2012年为了稳定市场,给党的18大营造温暖祥和的气氛仓促推出的逆回购,标志着中国以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形式的结束。这结束的是30年来依靠外汇占款,制造人民币国内贬值,国外升值的荒谬现象。用民间经济学家吴辉的话来说,这种依靠外汇占款投放货币的形式,就是对内搜刮,对外迎合的汉奸的经济方式。当央行感觉到经济低迷了,市场缺乏流动性了,央行就通过银行间市场给商业银行拍卖大额的资金(这些资金就是央行凭空制造出来的),商业银行拿到资金就可以通过信贷或者理财的途径释放到市场中去。反之商业银行归还央行拍卖的资金额度,实现资金的回笼。
2012年的春节分外美丽,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欧美市场都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尤其是欧洲和美国市场,欧债危机突然间像人间蒸发一般,一切数据都呈现出缓慢复苏的迹象。此时中国的上证指数也缓慢的爬坡,终于在2012年5月达到了2460这个阶段性的高点。记得2460高点的形成正是中国重庆市的市委书记在北京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经济转型首先反应在了政治群体的博弈上,尤其适逢决定政治人物政治生命的伟大的大会开幕之际,眼看着旧的经济和政治模式无以为继,党内的传统派和改革派进行着激烈的交锋。最终以重庆书记的失败,标志者旧的模式还将继续,他们宁愿在末日的路上加速狂奔,也不愿意正视不同道路的选择。
2460点也许在当时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毕竟中国上证指数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了6000多点的高位。然后谁又能知道在2012年5月截止到现在的时刻,上证指数竟然再也没有达到2460点的高度,以致于形成了近5年的历史大顶。2012年至2013年6月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上证指数始终在1900—2500这个狭窄的区间里震荡。在这个区间,多少人复苏的美梦被消磨殆尽,多少家庭的财富被消灭干净。因为这是一种几乎变态的调整,上证指数在银行、证券等权证股的拉动下,始终下跌不多,而个股竟然跌幅达到了50%以上的恐怖程度。甚至一些巨无霸的中央企业瞬间由盈利转为巨亏,严重的永远退出了股票交易市场。当圈钱者上市成功,解禁成功高位完成套现,喝着香槟的同时,中小散户独自承受了股价下跌的损失。那些国企高管们以及由国企通过改制变成私企的高管们,他们的股票来的如此轻松,几千万几百万股份一分钱不用花,当然大多数是负成本取得的,他们却通过一种近乎变态的交易体制,将原本一文不值的股票以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 价格甩给了普通投资者。
这样的骗局却以一种畸形的IPO发行制度相配合。在这种制度下,假如一个上市公司原始股3亿股,但他只在市场上流通3000万股,剩余的2.7亿股暂不参与流通,而是2年或者3年以后陆续流通。而就在这3000万的流通股里面,包销人也就是各大证券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持有2000万股,剩下的1000万股才假惺惺的放在市场中由参与申购新股的交易者申购,这样以来,大批的筹码集中在券商手中,他们在开盘的首日完全掌握了价格的控制权,市场价格过低,他们就拒绝出货,造成筹码紧缺,价格自然上升很快,当价格到了一定位置,他们在分批的出货,而普通散户购买到了这些新股后,由于T+1交易制度的限制,无法卖出,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局面,市场卖单越来越少,买单却是无限量的,这种交易制度势必造成,牛粪卖到黄金价格,然后后在以后的数年甚至数十年再慢慢的由黄金价跌到牛粪的本来面目,在这数年、数十年的时间里,参与发行的利益各方有充分的时间套现,最终买单还是普通百姓。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就曾痛彻的说过,中国股市就是个大赌场,甚至连赌场都不如,因为这里面没有公平可言。
股市虽然不公,但是管理层确始终坚持着股市改革,只是改革的结果都是普通百姓倒了霉。五花八门而始终不触及根本的股市改革,在全世界资本市场绝无仅有。管理层声称为了跟国际接轨,引进的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怪诞到了可笑的地步。融资融券用管理者的话说意味着双向交易,给市场引入了做空机制,实际情况确实的确是美好的做空体制,这不是做空,这是按住做多者,绑住做多者的手脚,仍有做空者做空。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始终无法理解这种做空制度的设计者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在中国的融资融券里,做空可以不受T+1的限制,是完全的T+0模式,也就是说,同一个股票你可以卖出后再买进,买进后再卖出,不断循环,永无止尽。而一旦你选择做多,对不起,只要你买进了,就无法卖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股市下跌,而无能为力。所以2017年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斯教授嘲笑的称这种做空为“绑住多头手脚的做空”,这就好比被绑住手脚的猪一样,怎么样宰杀完全听任屠夫的兴趣了。
现实总是那么残酷,由不得人们有半点的幻想。欧美经济企稳复苏,并没有给中国经济带来福音,反而,统计数据显示经济呈现下滑态势。PMI指数整年都在50左右的荣枯分界线上下震荡,在其中的8、9月份两个月出现了衰退的迹象,PMI一度跳到了50一下。股市也大约在那个时间,跌破2000点心理关口,直击1949点。市场人气低到了极点,年初还鼓吹大牛市的股评家们也沮丧到了极点。也就从此刻起为了迅速的拉动经济,天量逆回购登场了,仅仅2012年10月30日一日央行就通过逆回购给市场输入资金达3950亿元的天量。也许读者不禁要问,既然市场缺乏资金央行为何不通过降低准备金率的方式给商业银行输入资金,岂不是更快,何必频繁的逆回购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首先就得跟政府的目的来说起。降低准备金直接的结果就是会加大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而且是一个长期性的工具,由于自从汇改以来人民币始终处于上升周期,外资通过贸易和投资的形式在国内积累了过多的人民币,对于这样一个泡沫遍地的经济体,外资对担心的无外乎货币贬值,一旦人民币形成贬值预期,就会形成外资在资产市场的抛售,疯狂的资金甚至会冲击挤兑外汇市场,造成中国三十年积累的瞬间解体。
2012年“世界末日”的前夕,中国的外汇体制遭受了严重的考验。由于房地产持续低迷,实体经济陷入亏损泥潭,人民币一该往常坚挺的走势,出现了一波急速的下跌。这可吓坏了央行的老爷们,为了托市他们将卑鄙的手段用到了极致。为了恐吓民间外汇持有者抛售外汇打压美元,各商业银行竟然将外汇存款利率降低到了1%一下的幅度。这直接导致居民手里的外汇结汇。当商业银行收购到了一定数量的外汇拿到央行结汇时,央行拒绝结汇。既然连央行都不要外汇了,商业银行只有使劲打压收购价,硬生生的将人民币汇率挺了起来。这样造成一个奇怪的现象,央行颁布的人民币对美元价格始终上涨,而国际市场的人民币却处于下跌之中。不过央行的流氓行为,最终还是拉升了国际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也许市场仅仅是寄希望于中国的十八大有美好政策的兑现。
所以,人民币必须升值,凡是遇到外资集体唱空的时候,人民币总是大幅度的是升值给予回击。所以人民币升值,维持价格泡沫是央行的主要工作。而逆回购来说,既然有逆回购就必须有正回购,期间由央行自行把握,如果短期市场反应强烈,就立即结束逆回购,开始正回购,对于这么一个工具央行运用起来得心应手,适逢十八大召开,央行便以天量逆回购迎接盛会的召开。逆回购余额在2012年12月份达到了历史性的5000多亿元,加上货币成熟,相当于给市场直接释放货币2万多亿,在这样一个祥和的宽松的环境下,带着对未来的种种期待,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中国正式进入了政权交接时代,当然这疯狂的逆回购也带来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一波所谓小阳春,资本市场以其独特的方式迎接新一届领导人的上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